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以内控建设打造高效政务引擎

  • 日期:2025年03月28日 08:35
  • 来源:区投资促进和行政审批局
  • 作者:王晓东
  • 关注: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积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营造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楚雄高新区投资促进和行政审批局正全力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工作,旨在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建设对于投资促进和行政审批局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投资促进角度来看,精准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各项投资促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切实落地生根。这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行政审批方面,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规范审批流程,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大大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它能有效减少权力寻租空间,让行政审批在阳光下运行,增强政府在群众和企业心中的公信力。

目前,投资促进和行政审批局已初步搭建起内部控制框架。在投资促进工作中,项目引进环节制定了严格的筛选标准,对项目的产业类型、投资规模、环保要求等进行细致评估。项目洽谈阶段,组建专业团队,明确成员职责,规范商务条款与技术合作细节的谈判流程。签约环节设立严谨的合同审核机制,保障合同条款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在行政审批方面,构建了全面且细致的纸质档案管理体系。针对每一项审批业务,都有专门设计的申请表格与材料清单,工作人员会详细记录审批全过程,包括受理时间、审核意见、审批结果等。同时,建立了定期的文件整理与归档制度,确保审批档案有序存放,方便后续查询与追溯。

然而,在内部控制建设进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显现。部分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打折扣现象。部分工作人员对制度理解不深,或是因习惯使然,未能严格依照制度开展工作。比如在项目审批时,个别审批人员为图方便简化审核步骤,增加了审批风险。不同科室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也是突出问题。投资促进科室掌握的项目信息有时无法及时传递至行政审批科室,导致项目审批因信息不完整而延误。行政审批科室反馈的审批结果,也难以迅速传达给投资促进科室,影响后续服务跟进。此外,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机制有待强化。当前监督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定期检查,缺乏日常动态监督。对违规行为的问责力度不足,部分违规行为仅作轻微处理,警示作用有限。

为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投资促进和行政审批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一,加强制度培训。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内部控制制度培训,邀请专家深入解读制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工作人员对制度的理解,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深刻领会制度精髓,提升制度执行力。其二,优化信息沟通流程。制定详细的跨科室信息传递规范,明确信息传递的责任人员、传递时间节点以及传递方式。例如,设立专门的信息交接台账,要求双方签字确认信息交接情况,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提升工作协同效率。其三,健全监督评价机制。除定期检查外,引入日常监督手段,如设置举报信箱、开展不定期抽查等。完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评估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对于违规行为,严格依规严肃问责,不仅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还对相关科室负责人问责,形成有力的监督约束。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楚雄高新区投资促进和行政审批局有望收获显著成效。在投资促进工作上,进一步提升项目引进的质量与效率,吸引更多契合区域发展战略的优质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将更加优化,企业和群众办理审批事项将更加便捷高效,减少办事时间与成本。整体而言,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条:国办转发通知提出八项举措 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下一条: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关闭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