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楚雄高新区服务企业全攻略:多维度举措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 日期:2025年03月20日 09:00
  • 来源:园区管理服务中心
  • 作者:周吉春
  • 关注: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赛道上,楚雄高新区通过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效能,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流程再造,政务服务“减负提速”

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极简审批”,推出“一网通办+跨省通办”集成服务,将企业登记、税务登记等18个高频事项整合为“一件事一次办”,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0.25个工作日内,电子化率达96%。“拿地即开工”“以函代证”审批模式借助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制度,大幅缩短项目落地周期,项目开工时间提前60天以上。政务大厅设置“企业开办”综合窗口,提供导办、代办服务,推动线上线下无缝衔接;试点“云上政务大厅”深化“一窗通办”改革,2024年来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4.2万件,好评率100%。

阵地前移,助企便企“一站到底”

工业园区全覆盖设立“1+3”驻点专员服务工作站,建立“一人一企”“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动态跟踪项目全生命周期,推动老拨云堂扩能改造、滇池制药搬迁更新等项目快速完成审批,如期开工;串联政策宣传、金融、通信等全方位服务常态化。设立“企业服务日”,由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牵头深入企业一线,面对面解决企业问题,形成“零障碍”服务闭环,2024年累计解决远景叶片堆场、运输,岷江产品销售,衡楚工程厂区用电开口等问题困难98件。

多点发力,人岗供需“双向奔赴”

在企业人力资源保障上下足功夫,精准对接供需两端,开展“六进企业”活动,组织“夜市招聘”“直播带岗”等创新招聘形式,2024年来为62家企业发布岗位218个,推荐就业400余人次。依托“产教联合体”联动高校资源,与大理大学、楚雄医专等院校合作,建立校企人才输送机制,定向解决企业技术岗位需求。梳理并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见习基地等政策,惠及企业210家、职工2600余人,举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技能等级培训”等技能培训,提升企业员工业务水平,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动态需求。

金融赋能,惠企稳企“精准滴灌”

推出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指贷”,通过《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基础、投入、产出等5个维度35项指标评分,将创新能力转化为授信依据。联合银行开发“专利贷”“活体贷”等产品,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农业企业;推广“随借随还”信贷模式,提升资金使用灵活性。大力推广“融信服”,上线“彝创通”,实现融资需求线上对接,显著提高贷款可获得性。深化服务,联动银行上门辅导,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方案,2024年帮助7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4760万元。

生态构建,产业发展“聚势成链”

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目标,聚焦绿色铜、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6条,建立“链长统筹+专班推进”协同机制。以中小企业创业园为载体,引进药品研发机构华派医药,形成“研发-中试-生产”一体化链条,产业配套率大幅提升。牵线搭桥组织产销对接,签约产业链合作项目14个;马大泡、云辣生物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与生产端建立起稳固合作关系,推动一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产业生态韧性显著增强。

未来,高新区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局长坐诊接诉”等机制,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优质环境支撑。

上一条:楚雄高新区云甸园区实现企业产品就地供应打造“内循环”降本增效新样本
下一条:多地推动金融加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关闭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